门窗发展历史

 

门窗,古时亦称为牅,在中国建筑文化中显得相当活跃,是一种独具文化意蕴于审美魅力的重要建筑构件。

建筑门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、周。建筑门窗作为我国古代灿烂建筑文明的组成部分,堪称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。

l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的住所是天然岩洞。"上古穴居而野处",无数奇异深幽的洞穴为人类提供了最原始的家,洞穴口的草盖大约便是最早的门。

l 在中国河南安阳郊区发掘的殷代(约公元前1766年~公元前1122年)的宫殿和墓葬遗址中,发现了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房屋遗址。

l 两千多年以前的老子在他所著的《道德经》里就说:凿户牖以为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

唐以前仍以直棂窗为多,固定不能开启,因此功能和造型都受到限制。宋代起开关窗渐多,在类型和外观上都有很大发展。宋代大量使用格子窗,除方格之外还有球纹、古钱纹等,改进了采光条件,增加了装饰效果。宋代槛窗已适用于殿堂门两侧各间的槛墙上,是由格子门演变而来的,所以形式相仿,但只有格眼、腰花板和无障水板。宋朝的将作监李诫编撰了《营造法式》一书(34卷),其中《营造法式》中小木作制度部分,是有关门、窗、隔扇、屏风以及其它非结构部件的设计规范。七卷阐述了门、窗、隔扇、屏风以及砖作、石作和土作的做法。对破子棂窗、阐槛钩窗等多种门窗,详细地说明了做法、尺寸大小并附有图样。

支摘窗最早见于广州出土的汉陶楼明器。清代北方的支摘窗也用于槛墙上,可分为二部,上部为支窗,下部为摘窗,两者面积相等。南方建筑因夏季需要较多通风,支窗面积较摘窗面积大一倍左右,窗格的纹样也很丰富。明、清时门窗式样基本承袭宋代做法,在这个时期的建筑中,属于外檐的门窗常见的有板门、格扇、风门、槛窗、支摘窗、横披等式样,在这些门窗中又以格扇为最常见。

以上就是我们中国的门窗发展历史了,大家看完之后是不是有了更多的了解呢。